人物介绍:
历任泰达宏利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研究主管;国信证券研究员。泰达宏利供职近十年期间,管理近百亿元规模股票型基金,长期业绩优异。曾荣膺国内权威——金牛奖、国际最权威-晨星五星级基金。
2018年1月初,北京正值寒冬季节,华尔街见闻拜访了国内顶尖私募机构——清和泉资本。
根据格上财富阳光私募排名,清和泉资本位列北京地区2017年股票型私募业绩第二名。
综合该机构内部估算与WIND数据,清和泉首只产品在2017年涨幅达48.05%,位列全国排名前十。该产品成立于2015年6月A股指数高位,累计收益33.10%。清和泉该产品前后经历三轮股灾,同期指数几近腰斩的背景下,最大回撤仅13%。
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资金规模50-100亿的私募业绩排名中,清和泉资本位列北京地区第二名。
清和泉资本高级合伙人、投资总监吴俊峰对华尔街见闻表示,清和泉资本采用“价值+成长”相结合的投资策略。
“价值代表投资标的必须有安全边际,比如一家公司值10块,即使11块买入,短期买贵了并不存在长期损失的问题。价值判断是基础,我们最终还是要追求投资标的成长性。因此,严格按照基本面投资且不碰所谓的概念主题,这是清和泉作为私募管理人的投资理念。”
观察A股不能再套用十年前的经验
A股在2018年1月份涨势喜人,数据显示,1月份A股大盘指数和上证50分别上涨8.96%和5.22%,其中上证50涨幅位列全球前三甲,仅次于巴西圣保罗股市和香港恒生指数。
“春季躁动”提前到来?对此,吴俊峰认为,春节躁动是伪命题。所谓躁动是短期博弈,此前跌幅深的股票涨一涨,但并不可持续。但现在全球处于“经济同步复苏+股市同步牛市”的状态,且A股的投资逻辑正发生巨大变化。
他指出,2017年以股市为代表的资产波动率收敛,且各市场资产之间和资产内部结构中呈现极端分化。
“现在观察A股走势不能再套用十年前的经验,否则就是刻舟求剑。”
他进一步指出,现在市场并没有真正的分歧,慢牛走势的判断比较一致,过去盛行的行业轮动和风格轮动都将淡化,更多是沿着基本面和行业集中度而分化。此外,市场变得越来越来有效,机构投资者占主导的趋势将进一步加深。
2018年A股关键词:效率驱动
针对2018年A股的投资线索,吴俊峰对华尔街见闻表示,要关注消费和效率驱动。
对于消费,他解释称,过去十年中国是投资驱动型国家,未来十年消费驱动将是核心主题。
“如果投资者把这个时代背景看懂,就不会在纠结于买不买周期股。经济周期已不存在,就不能用大周期轮动、投资时钟等总量分析。应从结构角度寻找投资机会,大消费主题、国家大基金为代表创新型驱动将是关注点。”
2017年以食品饮料和家电为代表的消费板块涨幅居前。海外机构纷纷看好中国大消费主题。瑞银首席策略师高挺指出,海外资金对A股消费板块有明确且持久的偏好,将其作为核心持仓,并在2018年战略上继续超配消费股。
再如,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邢自强曾发布报告《三四线城市将更大、更富、更敢花》,他认为,2030年中国近10万亿美元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将诞生在三四线城市,将贡献2/3的中国居民消费年增量。
除了消费驱动,吴俊峰认为,创新驱动更多是“补短板”。中国一直大量进口半导体以及高端元器件,国内有需求却没供给,技术积累和研发投入落后。国家利用“大基金”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加速半导体行业成长。
据华尔街见闻了解,“大基金”指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旨在支持中国本土集成电路制造、设计和封装龙头企业,已直接和简介投资23家上市公司。
吴俊峰对华尔街见闻强调,“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已发生实质性变化。”2016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第一次出现效率提升迹象,GDP的增速与企业盈利向上不再有直接联系,经济增长已不再依靠外延式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中财办主任刘鹤在1月的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供给侧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并通过市场出清调整了供求关系,带动了部分领域的价格回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在2016年出现了由降转升的拐点,已产生全球的正面外溢效应。
针对效率驱动,清和泉资本2018年度策略报告指出,过去10年中国研发投入GDP占比从1.39%上升至2.2%,且高端制造能力不断提升——2007年以来中国在最复杂的100中产品出口份额从1.5%提升至4.2%,大幅领先韩国印度。
报告还指出,效率驱动经济的背景下,行业龙头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的有效扩大导致“强者恒强”。2010-2016年间,A股一级行业中极高寡占型行业由6个扩大至9个,竞争性行业数量有12个减少为5个。
估值的钱挣完了
随着2017年以白马蓝筹股代表的估值和盈利的“双升”,这种行情在2018年能否延续成为市场焦点。
对此,吴俊峰认为,投资本质是挣业绩的钱,挣估值的钱只是阶段性特殊现象。“估值就像赌场里的钱,能赚到但不可持续。而好公司业绩的钱能持续赚到,能形成常态。”
对于A股估值体系的分化,他指出,并不存在一个适用于所有股票的估值指标。比如,消费类公司盈利增长平稳,适合用PE估值;周期性企业适合用PB估值,因为股价低于净资产时或意味着行业见底;高成长性公司收入增长快,适合用PS估值;有些公司要把现金流和市值结合在一起进行比值。
他又举例称,一个投入十亿后挣20亿和投入一亿后挣20亿的公司,两家公司估值体系就完全不一样。前者属于类似钢企的重资产公司,后者属于高回报公司,背后要触及盈利本质和研发投入等问题,估值体系不能一概而论。
最后,吴俊峰总结道,A股处于全球牛市的氛围中,估值的钱已经挣完了,2018年涨多涨少要看业绩。
Copyright ©2015-2019 版权所有@2019清和泉资本
查询地址:http://www.beian.miit.gov.cn法律声明 基金业协会登记编码 P1015065
联系电话:010-88575665
联系邮箱:service@wellspringcap.com.cn
工作时间:8:30-17:30(工作日)
联系电话:010-88575665
联系邮箱:service@wellspringcap.com.cn
工作时间:8:30-17:30(工作日)
Copyright ©2015-2019 版权所有@2019清和泉资本
京ICP备19037080号
查询地址:http://www.beian.miit.gov.cn法律声明 基金业协会登记编码 P1015065
Designed by Bobrand
在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前,敬请您仔细阅读本重要提示,并将页面滚动至本页结尾“接受”或“放弃”键,根据您的具体情况选择继续浏览还是放弃。点击“接受”键,表示您已同意接受以下条款与条件的约束。下列条款与条件可能会做出变更,请定期阅读下列条款。如您不同意下列条款与条件,请勿进入、访问或使用本网站或其任何信息。“本网站”指由清和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发布的网站(www.wellspringcap.com.cn)及其网站内包含的所有信息及材料。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浏览本网站前,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者”认定标准如下:
1、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公司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一)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二)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三)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四)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投资者应当认真阅读产品法律文件,了解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产品是否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二、参与私募投资基金有风险。私募投资基金净值可能会有较大的波动,并可能在短时间內大幅下跌,并造成投资者损失部分或全部投资金额。管理人过往的业绩数据并不预示其未来的表现,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作出投资决策之相应风险。
三、本网站所载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或销售要约,或买入任何证券、基金或其它投资工具的建议。投资者应仔细审阅相关金融产品合同等文件以了解其风险因素,或寻求专业的投资顾问的建议。
本网站所载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是我们认为合法或已公开的信息,但仅代表本公司于发布当时的分析、推测与判断,可能您在阅读时资料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已发生变化。本公司会对来源于第三方的信息、数据、资料明确说明出处及来源,但我们并不对第三方所提供之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证,公司概不对于本网站内第三方所提供之资料的任何错误或遗漏负任何法律责任,敬请投资者审慎鉴别、判断。
四、本公司就本网站各项服务的安全、无误及不中断不承担任何明示或默示的保证责任。您同意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服务的所有风险及因该等风险可能造成的任何损害。对于因技术故障(如传输错误、技术缺陷、第三者侵入等)而导致的任何数据缺失等,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除非存在故意不当或欺诈行为,本公司对于因您进入、访问或使用本网站,或无法进入、访问或使用本网站而可能对您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
五、本网站由本公司拥有和运营。与本网站所载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您如果下载本网站内资料使用,必须保留所有关于版权及其他与所有权有关的声明或通知。未经本公司事先同意,不得将本网站内容的任何部分修改、散发、传送、转载或通过其他任何方式用作商业或公共用途。